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東5月19日深入揭東縣和東山區部分五金不銹鋼企業調研,傾聽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并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邀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專家學者 “助診”,為我市五金不銹鋼產業的轉型升級“把脈開方”。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揭東縣委書記陳延華,副市長鄭松標及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活動。
“目前企業遇到的困難是什么?”“企業面臨的最大壓力是什么?”“政府和有關部門需要為企業做些什么?”……在深入多家企業實地調研過程中,陳東特別關心企業當前遇到的困難、最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解決的實際問題,要求企業家“不講好聽的話,實打實地講問題、提建議”。位于揭東經濟開發區內的廣東寶嘉不銹鋼實業有限公司,在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化危為機,目前已發展成為粵東地區冷軋行業中規模最大、專業生產精密不銹鋼冷軋薄板的企業。在聽了企業發展歷程的介紹后,陳東深情地對參加調研的同志說:“我們的民營企業能發展到今天,真是身經百戰!”他特意和大家一起為企業種下一棵英雄樹,讓綠意盎然的廠區增添了寓意深遠的新綠。在產品出口歐美、東南亞等 40 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廣東星鵬實業有限公司,陳東對企業提高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的成功之處表示贊賞,與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公司總經理蘇樹鵬一起,深入探討揭陽五金不銹鋼產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在產品大部分出口的揭陽市興財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當企業負責人介紹公司的市場和用工都較為穩定時,陳東饒有興趣地詢問起“秘訣”,對企業長期以信譽贏得客戶、以人性化管理留住工人的做法充分肯定。在廣東宏和集團有限公司,陳東詳細了解揭陽市(國際)金屬制品材料市場一期的經營模式、二期項目的規劃建設,并叮囑企業負責人,不僅要把宏和集團不斷發展壯大,還要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市金屬材料協會會長單位的龍頭帶動作用,更好團結眾多會員企業,在推動我市五金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隨后,陳東主持召開有專家學者、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企業家代表、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揭東縣、東山區有關領導參加的專題座談會,在暢所欲言的思想碰撞中,共同研究如何加快五金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問題。應邀參加調研活動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院長李鐵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現場為企業遇到的 “成長煩惱”問題 “精心助診”,為我市如何加快五金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把脈開方”。
在傾聽大家的發言和專家的意見后,陳東作了總結講話。他說,從調研和剛才大家介紹的情況來看,我市五金不銹鋼企業有5000多家,五金不銹鋼產品占全國市場總體份額30%,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產值的35%,這些數據都在強化我們對五金不銹鋼企業的再認識。我市五金不銹鋼產業有歷史、有基礎、有規模、有影響、有貢獻,也特別有前景,現在企業市場壓力大,轉型升級的要求極為迫切,特別需要各級黨政和有關部門支持。市委、市政府對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下定決心、下大力氣加快五金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市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探索新路子。
陳東提出了支持五金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的七項措施。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由相關職能部門和縣(市、區)、行業協會、重點企業參加,同時邀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參加,形成推動五金不銹鋼產業發展的合力。二是建立專家團隊。建立五金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專家庫,近期要組織專家對五金不銹鋼產業的商業模式創新進行專題研究,圍繞如何落實《揭陽市五金不銹鋼產業發展規劃》進行調研,制定五金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的行動計劃,使規劃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三是支持行業協會建設。要學習借鑒國內外協會建設的先進經驗,規范行業協會制度,政府將幫助協會吸納人才、予以經費支持,開創揭陽五金不銹鋼協會新格局;要積極創新思路,把行業協會逐步建設成為實體經濟,搭建金融平臺、科研平臺,積極創新商業模式,爭取更多地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四是支持五金不銹鋼工業園區建設。要按照高標準、生態化、集約節約用地的要求,以工業新城的模式進行高端規劃,打造全國最有特色、最有影響力的五金不銹鋼工業園。五是支持解決環保問題。盡快落實電鍍園區、酸洗中心建設,力爭早日建成,切實解決好五金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環保問題。六是支持五金不銹鋼企業轉型升級。選擇100名五金不銹鋼業界優秀的民營企業家代表送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培訓;支持行業協會建立設計中心,推動五金不銹鋼機械設備研發生產;培養產業龍頭示范企業,由行業協會推選10家企業進行重點培養,再從中選出2到3家在兩年內可以上市的企業由政府進行重點扶持;加強人才培養,創新評職稱、評獎的激勵方式,更好地吸引和留住技工人才。七是支持做大五金不銹鋼市場。爭取國家、省的進一步支持,并邀請北京大學會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專門研究市場建設的新模式;由政府出面,協會搭臺,邀請佛山、無錫等地從事五金不銹鋼行業的揭籍企業家回家鄉發展。
 相關文章
|